黄茶,是六大茶类中产量销量都不大的一族,近年来耳熟能详的也多是蒙顶黄芽、君山银针等知名的黄芽茶。不论是恢复生产后的平阳黄汤,还是曾经列入贡品的前身温州黄汤,对于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记载中的名字,很多茶友的印象都是“听说过,没见过”、“黄茶喝过,但平阳黄汤没喝过”。上周末,制茶人钟维标先生来到天津茶友会的活动现场,让大家领略了它的风味。
现场依次品饮了三款茶,都以平阳特早茶为原料。第一款是按黄芽茶的标准采芽、不揉捻,清醇耐泡。尝尝漏网到杯中的小芽,苦涩只是略微的一点点。钟先生介绍说别看它的原料是三款中最嫩的,其实最为耐泡,而且经得起高温冲泡,如果现场水温到位,香气会更好,泡过之后的叶底拿去煮也是没问题的。于是我们真的收了叶底煮了个加强特浓版,果然,公道杯才到身边,举座就弥漫开了一种甜甜的玉米香,这也正是介绍中平阳黄汤的典型香气。
第二款是按黄小茶的标准,采一芽一叶,经过轻微的揉捻,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煮来比第一款更甜,玉米香之外还隐约有一种糖的香味。据钟先生介绍,一芽一叶也正是历史上温州黄汤的模样。
最后一款是按照黄大茶的标准,采一芽多叶,茶汤浓郁,开始味道还有些杂,但越泡越好喝。到尾水,主泡记忆姐赞道“冰糖甜,有点接近第一款的尾水”。有些黄大茶的做法是不揉捻,干茶还可以看到长长的一芽多叶连在一起的样貌,而钟先生的做法是揉碎,使干茶大小趋于均一。他讲到这款茶的揉捻有难度,揉出的茶汁若处理不好,会让干茶的颜色发黑。
看看汤色,明亮如许
临别每位茶友还得到了钟先生赠送的茶样,回去后再次细细品味,或与更多的茶友分享,都是一件美事。
这个下午,有幸得见平阳黄汤。
(图:三足、简一 文章转发自:漠北观茶公众号)